了解胃间质瘤:发病率、症状及生存期解析

什么叫胃间质瘤

胃肠道间质瘤(GIST)是独立的肿瘤,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,但大多数是恶性的。
20世纪80年代之前,由于缺乏对GIST的研究,因此很难估计确切的发病率。
近年来估计每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1至2人。
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,最常见的年龄组为 55 至 65 岁(报道年龄范围为 17 至 84 岁)。
发生部位:胃60-70%,小肠20-30%,结直肠不到5%,食道不到5%。
良性或早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通常无症状,即使有症状,也没有特定症状。
症状的存在或不存在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。
无临床症状患者的肿瘤中位直径为 1.5 cm,有症状患者的肿瘤中位直径为 6.0 cm。
当症状确实出现时,胃肠道出血和可触及的肿块是常见症状。
特别是腹痛、肿块和消化道出血很常见。
如果间质瘤发生在腹腔,肿块可能会变大,如果发生在食道,除了一般的疼痛、肿块和出血外,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、胃肠道梗阻和穿孔。
发生腹膜炎。
由于腹腔内扩散,可能会出现腹水。
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可能会导致体重减轻和发烧等症状。

间质瘤能活多久

转移需要3年左右,药物维持治疗5年以上,其中53%的人5年内不转移。